文章概要: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,由感染艾滋病病毒(hiv病毒)引起。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。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,大量破坏该细胞,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。因此,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,并可发生恶性肿瘤,病死率较高。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~9年,患艾滋病以前,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。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吧,。
一、艾滋病的病因
研究认为,艾滋病起源于非洲,后由移民带入美国。1981年6月5日,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《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》上发布了5例艾滋病患者病例报告,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正式记录艾滋病。这种疾病于1982年被命名为"艾滋病"。不久之后,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。1985年,一名前往中国的外国人在患病后迅速死亡,并被证实死于艾滋病。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。
hiv感染者需要几年,甚至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才能发展成艾滋病患者。由于身体抵抗力极度下降,会出现带状疱疹、口腔霉菌感染、肺结核、肠炎、肺炎、脑炎、念珠菌、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。
虽然世界各地的许多医学研究人员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,但目前还没有开发出治疗艾滋病的特殊药物,也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。艾滋病已被列为中国的b类法定传染病,并被列为国家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。
二、艾滋病感染两年后体征表现如何?
随着年龄的增长,艾滋病患者的身体会越来越差。艾滋病患者两年后的体征如下:
1、全身体征
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体征是反复低热(约占72%),伴有寒战、消瘦、疲劳、体重下降(可达5~22kg),然后极度嗜睡无力,无法支持正常的体育活动。慢性腹泻也是一些艾滋病患者非常明显的早期临床表现。而且经常找不到发烧、腹泻、减肥的原因。根据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分析,上述症状和体征占总病例的80%以上。
淋巴结肿大
发病率为55%~100%。当高危人群患者全身淋巴结肿大,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时,很可能与艾滋病毒感染有关。虽然肿大的淋巴结是全身性的,但在颈后、颌下或腋窝淋巴结中更为常见。淋巴结肿大不融合,质硬,偶有压痛,表面皮肤无变化。淋巴结肿大的程度与血清中艾滋病抗体的滴度有关。此外,艾滋病伴有淋巴瘤,包括burkitts(伯基特)淋巴瘤、免疫母细胞淋巴瘤和何杰金氏病也可发生淋巴结肿大。
三、艾滋病的正确诊断过程
1.急性期
诊断标准:结合实验室,患者近期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hiv抗体可以从阴性诊断为阳性,或者只有实验室检查hiv抗体可以从阴性诊断为阳性。约80%hiv抗体可在感染者感染后6周初的筛查试验中检测出来,几乎100%的感染者在12周后检测出来,只有少数患者在感染后3个月或6个月内检测出来。
2.无症状期
诊断标准:结合流行病学史hiv抗体阳性可以诊断,或者只是实验室检查hiv可诊断抗体阳性。
3.艾滋病期
(1)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℃以上,>1个月;
(2)慢性腹泻次数超过3次/天,>1个月;
(3)6个月内体重下降10%以上;
(4)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;
(5)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反复发作;
(6)肺孢子虫肺炎(pcp);
(7)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;
(8)活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;
(9)深真菌感染;
(10)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;
(11)中青年痴呆;
(12)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;
(13)弓形虫脑病;
(14)青霉菌感染;
(15)反复败血症;
(16)卡波济肉瘤、淋巴瘤、皮肤粘膜或内脏。
四、如何治疗和预防艾滋病?
目前,世界各地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。目前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、持久地减少病毒负荷;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;提高生活质量;降低hiv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。本病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,包括一般治疗、抗病毒治疗、免疫功能恢复或改善、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治疗。
1.一般治疗
对hiv无需隔离治疗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。对无症状hiv感染者仍能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。抗病毒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,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。对艾滋病早期或已发展为艾滋病的患者,应根据病情注意休息,给予高热量、多维生素饮食。不能进食的,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。加强支持疗法,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,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。
2.抗病毒治疗
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治疗的关键。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的应用大大提高hiv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。
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,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。其方法是:
1.坚持洁身自爱,不*、*,避免婚前、婚外性行为。
2.严禁*,注射器不与他人共用。
3.在医生的指导下,不得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。
4.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、剃须刀、剃须刀等个人用品。
5.使用避孕套是性生活中预防性病和艾滋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。
6.避免直接接触艾滋病患者的血液、精液、乳汁和尿液,切断其传播途径。
这篇穴位养生《感染艾滋病两年后体征表现 艾滋病的病因》,目前已阅读次,本文来源于天医健康网,在2022-12-05 00:00发布,该文旨在普及中医穴位知识,如若刺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师。